天气越来越冷了,
相信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情景:
临睡前,想去卫生间小便,
可是太冷了,纠结了好半天,再憋一憋;
窝在被窝里煲剧,剧情正精彩,看完再去厕所;
在温暖的空调房里打麻将,
手气正好,顾不上去小便……
这些看似习以为常的“憋尿”习惯,大多数时候好像不会出现什么“不良后果”。但是,憋尿这件事,你可千万别觉得是小问题,它对身体的危害远超你的想象。患者吴先生和李先生就因为“憋尿”后悔不已:
病例1:吴先生,40岁,平素不爱喝水,一到冬天喝水更少,而且他经常会在不经意间“憋尿”,比如上班一坐就是几个小时,有了尿意也不急着去厕所,直到实在憋不住了才去。近日,吴先生因腰部突发疼痛前往四川结石病医院就诊。经检查发现,吴先生患有膀胱结石、肾结石、输尿管结石,且已经造成尿路梗阻,严重肾积水,伴尿路感染,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。
病例2:李先生,35岁,是一名麻将爱好者,冬天喜欢坐空调房打麻将,有时候手气太旺了,坐下就停不下来,那还顾得去上厕所,尿意来了就一直憋着。几个月前,李先生出现尿频尿急的情况,偶尔还伴有血尿,最初他不在意,吃点消炎药了事。没想到,血尿情况越来越严重。最后在家人的催促下就诊,通过膀胱镜和活检,最终确诊是中期膀胱癌。
看到两位先生的经历,相信大家都会倒吸一口凉气:憋尿的情况很普遍,没想到竟有这么严重的后果。对此,记者采访了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孙剑鸿主任,为大家详细聊一聊“憋尿”到底会带来哪些危害——
泌尿系统结石
憋尿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,人体又了尿意又不及时排出,大量的尿液会潴留在肾与膀胱,尿液一直处于浓缩状态,在体内的沉积时间变长,就会导致尿液中的某些矿物质析出结晶,沉淀在尿路形成结石。
很多泌尿结石患者很怕“夏天”,因为夏天泌尿结石症状很明显,冬天好像结石变“沉默”了。殊不知,冬季正是很多患者的“养石”季节,因为冬季饮水量减少,尿液进一步浓缩易析出杂质形成结石。同时天气寒冷户外活动减少,加之久坐、憋尿等不良习惯,导致泌尿结石“悄然生长”,像滚雪球一样“越长越大”。
泌尿系统感染
正常排尿的时候,尿液排出可以起到清洁尿道的作用。但一旦开始憋尿,膀胱增大,血管受迫,抵抗力下降,细菌乘虚而入,从尿道逆行进入膀胱肾脏,引起泌尿感染,进而导致膀胱炎、尿道炎、肾盂肾炎甚至肾积脓等疾病。
血尿
憋尿憋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排尿,原本被尿液充满增压后过度充盈的膀胱,突然在短时间内压力大幅度降低,血液会涌入盆腔与膀胱,使膀胱黏膜血管过度充血甚至破裂,引发血尿。
尿频、尿失禁
憋尿会损伤膀胱肌肉组织,使膀胱逼尿肌收缩能力减退,导致控制排尿的功能降低,造成尿频、尿失禁。
肾脏受损
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和肾的功能受损,憋尿严重时还会造成尿液通过输尿管向肾脏反流,出现肾脏积水、肾功能受损等情况。
膀胱破裂风险
膀胱的存储空间是有限的,曾经发生过不少因为憋尿时间过久,导致膀胱爆裂的案例。例如大卡车司机,他们经常会憋上一大泡尿,如果此时外部对腹部突发撞击,尤其是方向盘的最低点,刚好对着膀胱,稍微一个急刹车,被尿液充盈的膀胱如同一个充气饱满的气球,可能会瞬间破裂,从而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。
诱发膀胱癌
据相关资料显示,有憋尿习惯的人,患膀胱癌的可能性要比⼀般人高出3~5倍。憋尿使尿液中的有毒物质无法及时排出体外,延长了尿液中有毒物质对膀胱的作用时间,是诱发膀胱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诱发心脑血管疾病
憋尿还会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,使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,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绞痛,这对于素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,还可能发生排尿性晕厥等情况。
导致女性黄体破裂
由于女性黄体外层只有一层膜,非常脆弱,如果腹腔压力过大,比如长时间憋尿,就有可能导致黄体破裂。黄体破裂如果发生大出血是很凶险的。
看到这里。你还会觉得憋尿是“小事”吗?
赶紧改掉这个习惯吧!
隆冬已至,提醒各位朋友:
多喝水(2000ML以上)
不久坐
适当运动
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
才能拥有强健的体魄哦!
日常生活中,出现血尿、尿痛、后腰酸胀、下腹疼痛等症状时,可立即拨打我院结石急诊电话:028-611 99999,专家为您答疑解惑哦!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