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生,我现在腰疼得完全直不起来。听别人说我这可能是肾结石,我就跳了二十分钟的绳,还喝了几听可乐,本想着能缓解缓解,没想到现在疼得更厉害了。”
在四川结石病医院的诊室里,一位肾结石患者的自述,揭开了不少人曾经踩过的误区。国际尿石症联盟(IAU)委员、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王力教授提醒:这些“好心办坏事”的操作,很有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。
⚠️真相:
剧烈运动可能会使卡住的结石像刀片一样划伤输尿管,轻则血尿加重,重则导致结石卡得更紧,大大增加后期处理的难度。
✅ 正确做法:
确诊后:
剧痛时可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
<6mm结石可服药+多喝水+适量运动
疼痛不缓解或结石直径>6mm需考虑手术治疗
⚠️真相:
啤酒中含有嘌呤成分,它会加速尿酸结石的生成,而酒精还会加重肾脏的负担。另外,可乐里的磷酸会促使钙盐沉积,碳酸饮料还容易引发腹胀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。
✅ 科学补水指南:液体摄入量不足是导致肾结石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。
每天喝够2.5-3升水(约8杯)
尿量保持2-2.5升/天(尿液呈淡黄色最佳)
饮水种类以草酸含量少的非奶制品液体为宜
⚠️ 真相:
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轻度的肌肉紧张,进而减轻肾绞痛的症状。但对于严重的肾绞痛或者输尿管梗阻情况,热敷几乎无效!
✅ 正确做法:
热敷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,但剧痛或梗阻时,必须尽快就医!
✅ 黄金急救姿势:
向未疼痛侧蜷缩侧卧,膝盖弯曲,避免平躺(尤其肾下盏结石患者)
⚠️误区1:自行大把吃止痛药,觉得 “止痛就能好”。
大多数止痛药物可能会掩盖如肠穿孔、宫外孕等症状,从而掩盖病情,导致错过治疗时机,如果长期滥用止痛药物,还可能会引发胃出血等严重问题。
⚠️误区2:迷信排石药,有人喝出尿毒症!
市面上有不少号称具有排石功效的药物,它们很可能含有马兜铃酸等具有肾毒性的成分。曾有患者因长期服用成分不明的“排石神药”,最终导致肝肾功能损害。
排石药使用铁律:
只适用于直径小于6mm的结石,且需配合每日2500-3000ml饮水量,同时要定期进行复查监测。
最后,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王力教授提醒:肾绞痛不是 “小毛病”,错误自救可能让 “排石” 变 “切肾”。另外疼痛缓解不代表结石排出,解除梗阻才是治本,一定要及早到专业医院规范治疗,切不可一拖再拖。